外資銀行2011年末在華存款余額1.32萬億
近日,中國銀監會發布《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2011年報》,截至2011年底,5家大型商業銀行設立105家海外機構,收購(或)參股10家境外機構。45個國家和地區的181家銀行在華設立209家代表處,外資銀行在我國27個省(市、區)50個城市設立機構網點。據報告數據顯示,總體上看,在華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主要指標均高于監管要求,基本面健康。
此外,2011年底,外資法人銀行存貸比監管寬限期到期,39家外資法人銀行全部達標。至此,在華外資銀行各項監管寬限安排已全部結束,中外資銀行監管標準實現統一。
2011年,中國銀行業審慎穩妥推進機構海外布局,拓展業務范圍。中國工商銀行新設孟買分行等11家海外分支機構;中國農業銀行倫敦代表處和首爾代表處升格為倫敦子行和首爾分行的申請已獲當地監管當局批準;中國銀行新設12家海外分支機構,其中伊斯坦布爾代表處的設立進一步覆蓋了海外空白地區;中國建設銀行新設莫斯科代表處等2家海外分支機構;交通銀行新設胡志明市分行等4家海外分支機構。
截至2011年底,45個國家和地區的181家銀行在華設立209家代表處;14個國家和地區的銀行在華設立37家外商獨資銀行(下設245家分行)、2家合資銀行(下設7家分行,1家附屬機構)、1家外商獨資財務公司;26個國家和地區的77家外國銀行在華設立94家分行。外資銀行在我國27個省(市、區)50個城市設立機構網點,較2003年初增加30個城市。同時,共有6家外資法人銀行分行獲準在其所在城市轄內外向型企業密集市縣設立支行。
截至2011年底,35家外資法人銀行、45家外國銀行分行獲準經營人民幣業務,25家外資法人銀行、25家外國銀行分行獲準從事金融衍生產品交易業務,5家外資法人銀行獲準發行人民幣金融債。
截至2011年底,在華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資產總額(含外資法人銀行和外國銀行分行)2.15萬億元,同比增長23.60%;各項存款余額1.32萬億元,增長25.27%;各項貸款余額9,785億元,增長7.10%;流動性比例69.53%;實現稅后利潤167.3億元;不良貸款率0.41%;外資法人銀行資本充足率18.83%,核心資本充足率18.38%。總體上看,在華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主要指標均高于監管要求,基本面健康。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十年以來,始終奉行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對外開放政策,不斷深化銀行業對外開放,在全面履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承諾的同時,促進了整個銀行業服務水平和競爭力的顯著提高。
中資銀行國際化取得新成效。一是積極推進境外機構布局建設,構建與中國經濟全球化相匹配的全球服務網絡。截至2011年底,政策性銀行及國家開發銀行設立6家海外機構,參股2家境外機構;5家大型商業銀行設立105家海外機構,收購(或)參股10家境外機構;8家中小商業銀行設立14家海外機構,2家中小商業銀行收購(或)參股5家境外機構。二是通過海外公開上市,增加資本補充渠道,加快國際接軌步伐。截至2011年底,5家大型商業銀行、3家股份制商業銀行、1家農村商業銀行在香港公開上市。三是加強業務聯動,建立總行、境內外分支機構、海外代理行相互聯動、相互支撐的立體交叉服務網絡,拓展了服務覆蓋范圍。
外資銀行本土化取得新進展。
一是網點布局日趨合理。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十年來,外資法人銀行總行類機構增加21家、分行類機構增加183家、支行類機構增加389家。設立城市從20個擴展到50個,在中西部和東北地區設立125個營業網點。
二是業務投入持續穩定增加。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已累計有40多家外國銀行追加投入了約271億元等值人民幣資本(或營運資金)。
三是本地金融服務能力提升。
外資銀行一方面通過引入適合當地需求的產品和服務,積極為中資企業“走出去”提供咨詢與服務,另一方面通過在經營理念和管理方法方面發揮示范作用,提升當地銀行服務整體水平。此外,2011年底,外資法人銀行存貸比監管寬限期到期,39家外資法人銀行全部達標。至此,在華外資銀行各項監管寬限安排已全部結束,中外資銀行監管標準實現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