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創新·升級
——解析加快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整合優化三大方向
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是我國開放型經濟發展的先行區,是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集聚區。在經濟全球化面臨新趨勢,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影響我國對外貿易的背景下,《加快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整合優化方案》近日印發。面對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更高要求,這份文件為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發展明確了哪些重點任務和方向?
方向一:整合
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是指經國務院批準,設立在我國關境內,賦予特殊功能和政策,由海關實施封閉監管的特定區域。1990年上海外高橋保稅區的設立,標志著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在我國的起步。
此后,為適應不同時期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需要,我國批準設立了保稅區、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園區、跨境工業區、保稅港區、綜合保稅區等6類海關特殊監管區域100多個,分布在全國29個省份。這些區域政策功能略有差異,但普遍在發揮積極作用的同時,面臨制約其發展的諸多問題,亟待整合優化。
根據方案,此次整合的內容包括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類型、功能、政策以及管理。一方面,統籌考慮不同地區經濟發展特點和需求,因地制宜,加快存量整合;另一方面,切實落實好準入、退出機制,堅持按需設立,適度控制增量。
業內指出,通過未來一兩年的加速整合優化,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將統一命名為綜合保稅區,其保稅功能、政策優惠以及監管模式也將逐步統一,這樣做的意義不僅是表面名稱的規范化,更在于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為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發展營造更好的環境。
方向二:創新
過去的20多年間,盡管名稱和功能略有差異,但各類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均在承接國際產業轉移、促進產業集中、拉動外貿出口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然而,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下,不少區內企業開始面臨成本上升、利潤下滑、外需不穩的困境,一些區域過于依靠要素驅動的問題也逐漸暴露。
曾經在外貿總額中占據“半壁江山”的加工貿易近年來不斷下滑印證了這種新情況。今年前7個月,我國加工貿易進出口同比下降9.3%,跌幅超過外貿整體,在外貿總值中的占比也回落至30.9%。
對此,專家表示,需要通過觀念轉變、制度創新和政策調整,著力推進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產業、貿易、功能、監管的優化,推進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向結構優化、管理高效、貿易多元、功能多樣方向發展。
此次方案明確“創新制度”是四大重點任務之一,提出借鑒自貿試驗區創新制度的成功經驗,進一步優化作業流程,創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能,激發企業活力。具體而言,探索實現相關管理部門“三互”,加快推廣“單一窗口”試點經驗等一系列市場關注度頗高的監管制度創新,都被列入了方案的近期目標(2015—2016年)之中。
方向三:升級
從鼓勵輻射帶動能力強的大型項目入區發展,引導加工貿易向中西部和東北地區轉移;到促進區內保稅加工、保稅物流和保稅服務等多元化業務,支持區內企業利用剩余產能承接境內區外委托加工;再到對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項目的境內外維修、再制造業務,電子商務,融資租賃以及期貨保稅交割等采取支持態度……
此次出臺的方案,對下一步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產業結構、業務形態、貿易方式以及監管服務如何進一步優化升級做出了全面部署。
方案明確了“拓展功能”的重點任務,提出在大力發展高端制造業的基礎上,促進區內產業向研發、物流、銷售、維修、再制造等產業鏈高端發展,提升附加值,促進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發展,促進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產業轉型升級和多元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