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進出口環節收費刻不容緩
在中國整體經濟承受下行壓力的當下,穩外貿顯得迫在眉睫。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8月底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清理和規范進出口環節收費。
據悉,這是李克強總理今年以來首次將清理規范進出口環節收費作為一項單獨議題,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進行專門部署。
會議認為,清費減負,為企業卸包袱、增動力,有利于促進外貿增長。會議決定,一是降低中央管理的進出口環節部分收費,重新核定地方管理的經營服務收費標準,原則上只降不升。合并取消關檢環節重復、交叉收費。二是統一內外貿港口計費規定,建立定期成本監審和公開制度,規范港口碼頭收費。推行進出口環節收費目錄清單公示制度。三是禁止進出口環節強制、指定服務和收費行為,推進競爭性服務準入和收費市場化。查處借壟斷地位或權力擅立收費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個月國務院發布的七項“穩外貿”組合拳中,清理和規范進出口環節收費亦居于首位。在去年國務院辦公廳的19號文件中,也涉及到給企業的減負問題。實際上,每次國家出臺穩外貿的政策文件,總會有針對進出口環節收費的動作。
去年以來,商務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部門已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進出口環節經營性服務和收費專項整頓規范工作。據統計,此舉減輕企業負擔40億元以上。幾大部門大力清理規范進出口環節收費,取消了紡織品原產地證明書費等進出口許可證件類工本費收費項目;下調加工貿易聯網企業增值服務收費標準及第116屆廣交會出口展展位費,減少收費超過1.1億元。
高層對整頓收費如此重視,一是緣于此前的穩外貿措施在具體操作中還沒有完全落實到位,或者有些原來只在小范圍減負,但由于當前外貿面臨的嚴峻形勢,進一步擴大減負范圍刻不容緩。
自今年二季度以來,外貿“穩增長”政策頻出:4月7日,國務院出臺《關于改進口岸工作支持外貿發展的若干意見》;5月12日,國務院出臺《關于加快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的若干意見》;6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的指導意見》;7月24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進出口穩定增長的若干意見》。
在如此“高頻”的政策紅利下,我國外貿下行趨勢進入三季度仍無扭轉跡象,7月進出口同比均下滑逾8%,顯示國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同時,對海外需求復蘇也難以寄予厚望,外貿穩增長政策仍待落實。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在最近一次新聞發布會上曾坦言,今年全年,我國外貿形勢“比預計的還要嚴峻,還要復雜”,且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外貿之所以低迷,一方面因全球貿易疲軟、國內經濟增速放緩致內外需不振;另一方面,過去一段時間內人民幣相對升值,勞動力、土地等要素價格上漲,亦導致出口產品競爭力下降,部分訂單外流。
此外,還有一個值得一提的原因,即各個環節的收費加大了外貿企業的成本。特別是在此前人民幣升值致中小企業外貿利潤空間被蠶食的情況下,進出口環節的不合理收費進一步加重了企業的負擔,平添了生存壓力。
進出口環節收費問題一直是我國降低外貿企業通關成本的重點關注對象。企業反映,進出口環節收費仍然偏多,主要集中在經營服務性收費方面,存在一些借助行政權力壟斷經營強行收費。從各進出口環節來看,涉及報關、報檢、港口(碼頭)、銀行等。沈丹陽此前也介紹說,現在外貿企業反映較多的三方面問題中,第一個就是進出口環節收費應進一步減免。
盡管國務院去年已明令要求整頓和規范進出口環節收費,但在企業看來,政策還有繼續加碼的空間。有的企業就表示,近兩年出口原產地證費用的取消,以及部分檢疫費的減免對其公司出口成本的影響有限,希望政策的力度能再大一些。
與以往相比,此次工作部署力度更大,范圍更廣,除了可以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之外,還會對它們的進出口業務產生直接的刺激作用。同時也體現出政府加速轉變職能,加大簡政放權力度的執政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