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紡織行業面臨貿易摩擦加劇的嚴峻局面,行業內也存在著創新能力不足、自主品牌缺失等結構性矛盾。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部門聯合發文,要求加快紡織行業結構調整。
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指出,紡織行業自主創新能力不足,全行業研發投入僅占銷售收入0.3%,高新技術和高端設備大部分依賴進口;品牌設計和自主營銷能力薄弱,出口主要是貼牌加工,自主品牌走上國際剛起步。
目前,我國勞動密集的服裝加工業競爭激烈,技術含量較高的產業用紡織品比重較低。紡織企業小而散,大型企業普遍缺少核心技術和跨國配置資源能力。勞動、稅收、環保等法律法規執行不平衡,企業社會責任意識淡漠。
“加快結構調整,促進產業升級,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切實將主要依靠原料資源和低成本人力資源的數量型增長轉向質量效益型增長,逐步實現由紡織大國向紡織強國的邁進。”這位負責人提出。
“十一五”期間國家將加快紡織行業技術結構調整,提高產品附加價值。加強對高技術、功能性、差別化纖維和紡織先進加工技術、清潔生產技術及行業關鍵設備的研發,使重點紡織加工技術和裝備制造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加強上下游產業鏈整合和產學研結合,提高我國企業在國際紡織品服裝供應鏈中的地位,實現產品增值。
創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自主品牌是紡織行業結構調整的重點。國家將支持、培育一批品牌設計、技術研發、市場營銷渠道方面的優勢企業,提高自主品牌在出口產品中的比重;鼓勵創建行業品牌、區域品牌,力爭到2010年形成若干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自主品牌。國家將以市場為導向,推動企業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大力推進國際化經營,形成一批具有全球資源配置能力的跨國企業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