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海關總署10月12日公布的今年1至9月我國外貿進出口數據顯示,前9個月我國累計實現貿易順差1098.5億美元,超過去年全年水平。
今年前3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12726.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4.3%。其中,出口6912.3億美元,增長26.5%;進口5813.8億美元,增長21.7%。
今年9月,我國外貿進出口值為1679.8億美元,增長26.6%。其中,出口916.4億美元,增長30.6%;進口763.4億美元,增長22%。月度進、出口值刷新8月份剛剛創下的歷史最高值。9月當月實現貿易順差153億美元,低于上月的188億美元。
這已經是中國連續第29個月實現貿易順差。從2005年起,我國已進入高順差時期。而且各種跡象表明,貿易順差作為一種常態,近幾年內仍將持續下去。
每個月的貿易順差數據一公布,一些國際投行就會不失時機拋出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呼聲”,此次也不例外。渣打銀行經濟師許長泰指出,從前三季度外貿進出口數據來看,中國整體貿易順差仍然較大,意味著出口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將十分重要。他認為,人民幣將繼續面臨升值壓力,預計全年貿易順差可能達到1500億美元。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不斷擴大的貿易順差增加了中國經濟進行結構性調整的必要性,他認為央行可能使用“包括匯率在內的多種組合工具”調控手段來縮小順差。
但事實上,我國貿易順差主要由加工貿易形成,人民幣升值對其影響甚小。面對日益擴大的國際貿易順差,我國商務部11日表示,中國將會控制紡織品、金屬產品和其他商品的出口,以期到2010年實現貿易平衡。
如何看待我國的高額貿易順差?對此,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給出的答案是:既要認真對待,又要以平常心來看待。龍永圖說,很多人認為,中國貿易順差的擴大,是低成本產品大量對外傾銷的結果,好像中國的國際貿易出現了大問題,中國商人在國際上犯了什么大罪。但事實并非如此。他認為,這是全球化發展的結果,是中國經濟和全球經濟互動的關系發生了復雜的新的變化的結果。
中國貿易作為國際貿易中一個有機組成部分,貿易順差并不是一國單獨能夠解決的,而是全球經濟長期結構問題產生的。
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的過度消費,和以中國為代表的東亞國家的高儲蓄的傾向相結合,產生了非常嚴重的經濟失衡的結構性問題。而全球產業向中國轉移,美歐國家對中國的大量投資,也是造成貿易順差的一個重要原因。中國出口50%以上是由三資企業完成的,就證明了這一點。
龍永圖認為,中國不應該因為出現貿易順差就控制甚至減少出口,而是要不遺余力地擴大出口,特別是高端產品的出口。與此同時,解決貿易順差更重要的是增加進口。目前來看,中國企業參與國際貿易的重點應逐步轉移到怎樣增加進口、改善進口結構上來。只有增加進口,才能從源頭上解決貿易摩擦的問題。
在這方面,歐美等國應取消對中國高技術出口設置的不合理障礙,為中國擴大進口減少順差創造條件,這不僅是緩解本國貿易逆差,更是解決全球貿易失衡的應對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