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區”加速擴張
今年以來,在全球經濟復蘇緩慢、東部地區增速相對放緩的“逆勢”中,中國一批富有改革、創新和探索功能的“新區”呈加速擴張之勢,展現出旺盛的發展活力,也凸顯未來中國經濟有望繼續依靠“改革紅利”實現持續穩步發展的明晰前景。
今年8、9月份,國家級新區建設加速,再添兩大“新丁”,國務院相繼批復蘭州新區和廣州南沙新區的建設發展規劃,分別成為西北地區和華南地區的第一個綜合性國家級新區,上升到國家戰略規劃的國家級新區已經達到了6家。
“國家級新區擔負著深化改革開放、引領區域發展、先行先試的功能,成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凸顯出我國對于改革開放的信心和決心。”南開大學濱海研究院周立群教授說。
與改革開放初的深圳等四大經濟特區和14個沿海開放城市一樣,中國的國家級新區凸顯出了新的全國性經濟地理規劃:即在代表性的經濟發展帶確立一個國家級新區作為輻射節點,發揮其磁場效應。
如浦東新區旨在提升長三角國際競爭力,天津濱海新區作為環渤海地區的新增長極,重慶兩江新區為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區,浙江舟山新區成為發展海洋經濟的先行者。
國家發改委西部開發司司長秦玉才表示,蘭州新區能成為第五個國家級新區,是培育西北地區經濟增長極,拓展中國向西開放深度和廣度的戰略需要。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區域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表示,南沙新區主要承載著兩個使命,一是引領珠三角的轉型升級,二是發揮毗鄰港澳的優勢,打造粵港澳全面合作的重要平臺。從長遠角度看,南沙新區建設還將為中國經濟體制改革提供探索經驗。
成為國家級新區,上升至國家戰略,除了國家統籌規劃戰略布局外,還將在更高層面和更廣泛領域吸引外部資本、技術、勞動力、信息等稀缺資源和生產要素加快進入新區,促進區域經濟發展。這樣的“改革紅利”在其他幾個先行先試的國家級新區中已經凸現。
從2010年的5030億元發展到如今的約7200億元,改革開放給國家級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天津濱海新區帶來的經濟發展顯著可見。今年以來,天津濱海新區平均每天至少有一家外企落戶新區。目前已經在天津投資的151家世界500強企業中,絕大部分落戶在天津濱海新區。
全球十大生物醫藥公司之一的美國健贊公司將中國總部和研發中心設立在濱海新區。公司副總裁兼全球研發總裁理查德·格雷戈里表示,除了看中新區提供的諸多支持政策外,更看好這里廣闊的發展前景。
值得注意的是,和早期就設立的諸多特區相比,“新區”貢獻的不單是GDP,更是制度創新。
在周立群看來,近年來,國家級新區發展的關鍵并不在于政策的優惠,而在于綜合性改革帶來的驅動力。“從天津濱海新區發展經驗來看,除了發展定位更加明確和清晰外,發展的動力則來源于深化改革創新,不墨守成規,勇于承擔先行先試的使命。”
目前,濱海新區深化了行政管理體制、土地管理、金融創新、城鄉一體化、社會管理創新在內的“十大改革”,進入了改革的“深水區”:下放審批權限,縮短審批時間;探索實施用地預審、征轉用地報批、農民自行開發耕地等改革措施;金融改革進一步創新,融資租賃業務總量占全國1/4;轉口貿易快速發展……
深圳前海深港合作區金融改革創新也已取得初步進展,跨境人民幣相關的辦法正在審理過程中,前海的股權交易中心、金融交易所等等都取得了積極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