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達沃斯論壇特別致辭傳遞中國經濟三大信號
“不隨單項指標的短期小幅波動而起舞”;
“看中國經濟,不能只看眼前、看局部、看‘單科’,更要看趨勢、看全局、看‘總分’”;
“把‘改革的紅利’轉化為‘發展新動能’‘民生新福祉’”;
“掀起一個‘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的新浪潮”;
“中國經濟有巨大韌性、巨大潛力、巨大回旋余地,我們的措施既利當前、更惠長遠,能夠防范出現大的起伏,更不會發生‘硬著陸’”;
“中國永遠做一個開放的大國、學習的大國、包容的大國”;
……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天津第八屆世界達沃斯經濟論壇開幕式上的一個小時特別致辭,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引來陣陣掌聲。這份特別致辭既是對中國年度經濟的中期總結,也是對下一步政策措施的最權威解讀。5000多字透露出中國經濟的三大信號。
信號一:中國經濟出現積極變化。
為何對中國經濟的看法,總是分歧較大?一個主要原因是各自的角度和立場不同。
李克強總理在本次年會上的特別致辭,比起去年此時更加淡定和信心滿滿。去年,李克強首次以國務院總理的身份在達沃斯論壇上發表演講,又恰巧趕上中國經濟增速連續兩個季度下滑,由7.9%下滑到7.7%、7.5%,一時間,國際上對中國經濟有不少議論,甚至認為會“硬著陸”。
怎么看待中國經濟?總理列出了一系列“硬指標”:制造業經理人采購指數(PM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工業增加值、進出口、用電量、貨運量等,主要指標的普遍回升,表明中國經濟運行呈現企穩向好勢頭。
一年過去了,中國經濟面對錯綜復雜的形勢仍然保持了7,5%左右的增速。但還是有聲音在懷疑經濟運行的真實情況。那么,到底怎么看待中國經濟,總理這次教了一個“秘訣”,那就是,“不能只看眼前、看局部、看‘單科’,更要看趨勢、看全局、看‘總分’”。
從這個角度看,中國經濟出現了積極變化。不僅表現在就業增加和居民收入增長這些硬指標上,還體現在結構優化上——新商業模式迅速成長,第三產業增速快于第二產業、比重超過第二產業,高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增長均高于工業整體增長,等等。
總理給這種發展定了位,即“我們所說的發展,是就業和收入增加、質量效益提高和節能環保的發展,也就是符合經濟規律、社會規律和自然規律的科學發展”。
信號二:宏觀調控思路和方式有了更大創新。
請注意特別致辭中的一個“新詞”:結構性調控。
結構性調控,既包括改革,也包括調整。在經濟新常態下,保持定力,深處著力,更加關注結構調整等長期問題。如果說去年的宏觀調控創新體現在區間調控上,現在的宏觀調控則是在區間調控下實施了定向調控。我們抓住了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更多運用改革創新的辦法,聚焦在“激活力、補短板、強實體”上,精準發力,定向施策。比如,協調區域發展,縮小城鄉差距,穩定農產品供給、發展小微企業等。
信號三:政府自我革命從簡政放權到制度建設。
以往說到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更多的說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總理在特別致辭中說,如果說簡政放權是“先手棋”,那么制度建設就是“連環炮”。這意味著,政府的自我革命要“加碼”,要從制度根源上入手。這就是體制創新。
為此,總理開出了三張施政“清單”,并做了詳細解讀:政府要拿出“權力清單”,明確政府該做什么,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給出“負面清單”,明確企業不該干什么,做到“法無禁止皆可為”;理出“責任清單”,明確政府該怎么管市場,做到“法定責任必須為”。
體制創新的目的,是為了釋放和激發市場活力。“掀起一個‘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的新浪潮”,總理的話不僅在開幕式會場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也隨著網絡迅速傳播,成為熱議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