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7月1日起,《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貨物貿易協議》將開始實施,7000種商品逐步削減和取消關稅。
這份協議是由溫家寶總理和東盟10國領導人于去年在老撾首都萬象共同簽署的。該協議規定,中國和東盟的6個成員國(文萊、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將在2010年把絕大多數正常產品的關稅降為零;和東盟的4個新成員(緬甸、柬埔寨、老撾、越南)在2015年將絕大多數正常產品的關稅降為零。雙方可保留的少數敏感產品的關稅水平也逐漸被約束和削減。協議還指出,各締約方不應保留任何與WTO不符的進口數量限制。此外,協議還就自由貿易區的保障措施、透明度、一般里外、安全里外及有關程序和機構性安排作出了具體規定。
據我國商務部統計,2004年,中國與東盟雙邊貿易額達1059億美元,東盟已經躍升為中國第四大貿易伙伴,雙邊經貿往來持續升溫。目前,中國從東盟進口的主要商品有電子產品、原油、液化石油氣、植物油等;對東盟出口的主要商品有機電產品、紡織品、服裝、成品油和糧食。
據了解,目前國內眾多企業對此的準備明顯不足。國內許多地方不了解《貨物貿易協議》的內容,面對自由貿易區建設帶來的新變化沒有應對方案;對自由貿易區的個性優惠政策了解不多,未能據此調整企業的生產經營。
比如,7月1日后,泰國農產品中的咖啡、茶葉、香料、糖、油脂、蔬菜、罐頭、腸衣等,以及工業品中德塑料、橡膠制品、紡織品、玻璃制品、鋼鐵制品、機電產品、汽車及零部件等都是降稅的主體。其中汽車零部件從40%以上降至20%,這些都會給中國企業帶來商機。此外,印度尼西亞汽車零件目前的關稅稅率為15%,按照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降稅安排,2007年1月1日削減到8%,2009年1月1日削減到5%,2012年1月1日削減到零。2003年,我國向印度尼西亞出口的汽車零件僅有1200萬美元,現在由于對方削減汽車零件關稅,我國汽車零件的競爭力提高,利潤空間擴大,對印度尼西亞出口會有明顯增長。
有關專家表示,《貨物貿易協議》的實施意味著未來5-10年,中國的產品和服務可在零關稅、免配額以及其他市場準入市條件進一步改善的情況下,順暢地進入東盟國家市場。隨著中國與東盟貿易門檻的逐步降低和拆除,將帶來新一輪產業結構調整和企業開發市場的新選擇,關鍵在于企業自身如何把握時機、贏得先機、搶占商機。